• menu icon
cens logo

產業分類列表


產業報導

比亞迪5月銷量33萬輛年增38%。圖為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秦L新車型。(新華社)

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增38% 小鵬、理想、賽力斯也亮眼

2024/06/03

大陸車企陸續公布5月新能源車交付量,其中汽車巨頭比亞迪昨(2)日發布公告顯示,5月新能源車銷量為33.18萬輛,年增38.1%。而蔚來汽車5月交付20,544輛,刷新月交付紀錄,年增233.8%。備受矚目的小米SU7在5月交付量為8,646輛。顯示大陸電動車企在5月交出好成績。 比亞迪指出,今年前五個月新能源車銷量達127.13萬輛,年增26.8%。具體來看,5月純電車14.6萬輛、混動18.4萬輛,當月出口3萬7,499輛。其中秦系列5月銷量5.7萬輛為榜首。 為了保交付,小米董事長雷軍表示, 小米SU7累計鎖單量達8.8萬輛,6月將開啟雙班制生產,確保單月交付1萬輛,今年保底交付10萬輛,全力衝刺12萬輛。小米昨日宣布,為加速訂單與生產匹配效率,5日起將大定鎖單猶豫期,從七天縮短至三天。 小鵬汽車5月交付新車10,146輛,年增35%,月增8%;理想汽車5月交付新車...


不少公車業者坦言,車廠缺乏選擇、也無法購買柴油車,最終造成的是公車業者的重擔。示意圖。圖/北市公運處提供

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業者:車廠選擇少成重擔

2024/06/03

面對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然而,符合申請汰換資格的電動車廠僅有2間,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政府要扶植電動車廠,但是現在選擇車廠過少,現行也不得再購買柴油車,最終造成的是公車業者的重擔。 據了解,目前電動車價為每輛950萬元到1200萬元間,而低地板的柴油公車,每輛為400到500萬,缺乏補助情況下,業者自行汰換成電動車的成本過高,相對來說是一大挑戰。 李建文說,明年正值公司的油車汰舊換新高峰,初估一年約有100到200輛替換,若以100輛推算,至少得花上7億元,然而,現行能夠申請補助的車廠卻僅有2間,說真的未必合用。 他說,每個縣市的地理環境、路線都不同,光是油車也得配合路型購買不同車種,以台北市為例,如果是站外調度一整天往外跑的車種,就不能買快充型;如果停車數量有限者、長距離路線,就會需要慢充型。 他說,中央開放能申請的電動車廠,正好是快充型和慢充型...


電動車廠比亞迪(BYD)。 路透

陸車廠打價格戰、全球需求趨緩 電動車市況停看聽

2024/06/03

電動車廠比亞迪(BYD)發動價格戰,中國大陸品牌車廠跟進,歐美日電動車品牌車廠備感壓力,純電動車削價搶市占,也受油電混合車蠶食威脅,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不過法人評估,今年電動車需求仍趨緩,競爭中景氣市況仍未明朗。 中國大陸品牌車廠比亞迪在農曆春節假期後,發動建議售價(MSRP)砍價20%幅度的銷售策略,牽動其他大陸電動車品牌紛紛跟進,陸媒報導,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合眾汽車、吉利汽車、北京現代汽車、哪吒汽車等,陸續加入降價競爭戰局。 產業人士指出,價格是電動車廠能否擴大市占率的重要關鍵,中國大陸是全球電動車銷售規模最大的市場,加上大陸具備包括電池等關鍵零配件的完整電動車產業供應鏈,經濟規模效應大,大陸電動車品牌車廠得以發動價格戰,這也讓其他歐美日電動車品牌車廠備感壓力。 本土投顧法人引述數據統計,去年全球最暢銷20款電動車中,16款屬於大陸車型,2款是特斯拉車...



產業聚焦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車輛中心射3箭 助產業進軍國際

2024/06/03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藉由「測試驗證、科技研發、產業輔導」三大核心,助攻台灣車輛與車電產業躋身國際供應鏈,不僅獲頒第27屆國家品質獎,更協助我國車電相關產業邁向智慧化、系統化及國際化,更積極推動成為台灣新兆元產業。 車輛中心具備台灣最完整車輛驗證能量,擁有全台唯一國際級試車場及相關實驗室群,提供跨國、跨領域產品研發、測試的一站式驗證服務;AI時代來臨,更建置智慧座艙、多合一動力總成測試驗證及全天候高速自駕實車驗證測試場域,助產業持續升級轉型。 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表示,身為結合科技研發與測試驗證能量的研究機構,車輛中心積極與產業合作,發展智慧電動車與車輛電子兆元產業,助廠商進入國際市場,讓更多新台灣之光站上世界舞台,朝向「車輛研發創新與知識服務領導者」願景邁進。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車險保費估增6%

2024/05/21

2023年台灣車市買氣強勁,新車銷量創紀錄,車廠預期2024年將微幅降溫,但仍將優於新冠疫情前的表現;產險公會預估,今年車險保費年增率上看6%,全年總保費可能增加至1,295.2億元。 產險簽單保費在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簽單保費達2,437億元,較2022年增加234億元,成長10.6%,其中,2023年全年含汽車、機車及微型電動二輪車在內的強制汽車責任險簽單保費收入為193.88億元,年增1.4%;任意汽車保險簽單保費在2023年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56.67億元,較2022年增加9.9%。整體而言,汽車保險保費共1,250.55億元,年增8.49%。 產險公會分析,2023年汽車銷售年成長11%,其主要原因為2023年全球疫情緩解後,汽車產能供應逐漸回復,先前在疫情期間所累積的未交車訂單,終於在2023年獲得大量交車的機會。全年總市場最終銷售量為47萬6,98...


印尼低價鎳幾乎無限量供應,導致多數大型鎳礦區無不面臨存亡威脅。(路透)

印尼低價鎳敲響礦場警鐘 許多大型鎳礦區無利可圖

2024/05/21

由於印尼的低價鎳幾乎無限量供應,世界上很多大型鎳礦區前景黯淡,無不面臨存亡威脅。 彭博資訊報導,以最近價格計算,大約有一半鎳礦事業都無利可圖,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礦業公司主管上周紛紛警告復甦前景渺茫。 鎳是電動車的關鍵原料,也是西方各國政府為確保全球經濟脫碳所需供應鏈的一環,但諷刺的是,印尼靠燃煤生產的鎳價格過低,致使從澳洲到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礦開採正在面臨崩潰。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上周對鎳金屬事業提列減損5億美元,執行長萬布拉德(Duncan Wanblad)表示,印尼鎳礦帶來了嚴重的結構性挑戰,為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其他鎳鐵企業帶來了成本壓力。 傳統上,鎳分為兩類:用於製造不銹鋼的低等級鎳,以及用於電池的高等級鎳。 印尼大規模擴張低等級鎳生產導致供應過剩,而加工創新使這些過剩的產品得以提煉成高品質的產品。 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法...



廠商動態

MICROTEST 7130 ±0.05%超高精度功率計。益和/提供

益和7130功率計 高精度高性價比

2024/05/09

益和公司推出具有強大電源分析能力的高精度功率計,以分析儀等級±0.05%的超高精度,全面助力綠色科技產業一起解析智慧節能家電、開關電源與LED照明功率的奧秘。 益和推出的全新7130超高精度功率計,具備500KS/s高速取樣率,精準量測畸變波形中的高次諧波,避免了諧波引發的電磁干擾與損耗增加,同時,儀器支援5mA量程可滿足小電流量測,功率解析度可達10μW,符合能源之星待機功率測試,透過圖形模式更直觀分析電壓、電流與功率趨勢的波動,從中選擇波形、趨勢與柱狀圖顯示,無需外接示波器,即可透過USB介面存取波形與量測數據。 此外,隨著LED照明驅動電源性能要求提升,在電流整流電路過程中,使LED照明設備的電流波形不再是一個完美的正弦波,當諧波進入電網時,導致無功功率變大或是功率因數降低,嚴重時諧波可能引起設備之間的共振,產生電路干擾毀損其他設備,益和7130提供更寬廣的諧波量測,支...

益和股份有限公司


雙齊公司研發汽車/機車/自行車 增壓輪胎及輪圈,獲多國專利。(雙齊/提供)

雙齊增壓輪胎再進化~挑戰大廠安全升級

2024/05/08

雙齊公司陳政通總經理是一個喜歡動腦創新,執行力又很強的企業家。有一次他看到許多交通事故都由於打滑造成失控,因而對輪胎進行了一次發想,並將風車原理應用在輪胎上,由於他的改良,竟然提升了許多傳統大廠輪胎沒有的效果:(1)減少輪胎阻力(2) 有增壓及助推的效果(3)減少震動噪音 (4)抓地力更好更安全(5) 煞車更平穩犀利比較不拖行等。 這項輪胎結構的新發明,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測試及改進,已獲得十幾個重要國家核准的發明專利認證並取得安全測試報告。 輪胎效果的全面性提升許多, 各方面的表現效果不輸國際大廠。 雙齊有30年以上五金設計製造經驗,老闆從黑手模具設計製造經驗轉型開發產品,多年來已開發許多產品,除了增壓輪胎,也開發增壓輪圈,客戶可以在變更增壓輪胎的同時,也將輪圈改成增壓版的,抓地效果更倍增,很適合高速,改裝車輛使用。 除了汽車輪胎,雙齊也開發機車及自行車輪胎,鑑於二輪的騎...

雙齊企業有限公司


裕仁公司蘇清豪總經理于台北AMPA展覽,實體展現ESG相關認證。 郭芳伶/攝影

裕仁綠色環保能源補胎產品 邁向國際

2024/04/25

裕仁工業在台北AMPA展出研發的修補輪胎鳳梨補胎液,結合南投當地盛產的水果,採用廢棄鳳梨葉,萃取植物纖維融入補胎液、符合無毒環保,一年可以消耗鳳梨廢棄物達40公噸,減少廢棄燃燒、降低空氣污染,實際執行ESG,回收利用再生能源,也扎扎實實帶動地方經濟貢獻,創造綠色經濟奇蹟,得到國家發明獎殊榮。 此次展覽成果還有新型補胎片,透過提升製程、快速一體成型壓製,補胎貼片包裝達到真空效果,防止間隙氣泡產生、增加產品使用壽命,有效提升輪胎貼合柔韌度。再搭配公司自製膠水、研發新配方,增加天然橡膠成分,符合法規規範,黏合度提升,膠水快乾速度節省1/2的等待時間。公司針對產品外包裝材料,採用通過FSC森林環保認證、可回收循環再利用(Recycling)紙張材料、PP、PET等相關認證產品來源,透過實際行動友善地球,也受到國際買家的肯定。 蘇清豪總經理表示,裕仁是一家專業生產和出口自行車、摩托車、...

裕仁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物專訪

動見科技執行長周俊廷。圖/動見科技

動見科技前瞻AI技術 傳產面臨的數位化挑戰

2020/12/08

後疫情時代帶動產業加速數位轉型的節奏,但如何運用新興技術,替現行服務或產品賦予新價值,是企業必須躍過的門檻。 由國立台灣大學資電學院教授團隊出來創業的動見科技有限公司,透過自家研發的AI影像自動辨識及機器學習技術,推出能分析即時街景、動態圖資及交通路況的影像平台,將被動觀看的影像,賦予主動萃取資訊的價值,導入技術在傳統產業中,不僅強化數位化轉型,同時替台灣傳統強項的硬體產業,附上全新的價值。 台大三位教授各在自身領域皆累積超過十年的功力,動見科技執行長與共同創辦人周俊廷表示以學術團隊的背景出來創業,從研發技術方面顯得更紮實,更前瞻。動見團隊起初是參加科技部2018年的價創計畫,做出亮眼的結果後,決定找投資人,創立「動見科技有限公司」。兩年過去,已有較成熟的兩大產品服務-MyFleet與CityWatcher,都使用核心AI影像自動辨識及機器學習技術。 傳統產業中...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林恩平:玻璃鏡頭…車用需求較大

2018/06/19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玻璃加上塑膠的混合鏡頭(G+P)導入智慧手機成為去年以來市場熱議話題,不過,隨著大立光以全P(塑膠)設計,順利解決3D感測鏡頭發射端過熱的問題後,一舉封殺晶圓級鏡片及玻璃鏡頭導入手機的可能性;對於玻璃鏡頭的應用,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仍認為,車用需求較大。 大立光以塑膠鏡頭的技術及良率優勢,稱霸全球手機鏡頭市場,不過,隨智慧手機市場成熟,競爭激烈,加上規格不斷升級,各手機品牌廠也積極尋求差異化,苦思突圍,去年LG曾推出一款搭載G+P混合鏡頭的旗艦級手機,不過,後續未見其他陣營跟進,主要卡在產量及成本兩大關鍵因素。 對於玻璃鏡頭導入手機的可能,林恩平認為,G+P導入後置攝像(拍照)鏡頭優勢不大,主要為解決前置3D感測鏡頭發射端的過熱問題,G+P的解決方案才有優勢,但G+P只是解決方案「之一」,如果手機廠在軟體端的優勢,可以補償硬體鏡片設...


以分散式資料庫為概念的區塊鏈 亦是去中心化潮流的一部份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業務最前線/去中心化 創新模式DNA

2018/06/14

經濟日報 吳育宏 未來十年,要正確解讀商業模式的轉變,「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是我們必須理解的關鍵字。 從大量生產的標準化產品,走向接單生產的客製化產品,1990年代崛起的「戴爾電腦(Dell)」堪稱業界的先驅。透過直接銷售給終端使用者的「直銷模式」,戴爾顛覆了當時電腦市場的遊戲規則,不僅名列「財星雜誌」全球500強企業,並曾站上個人電腦(PC)全球第二名的位置。 我個人認為戴爾的成功,可謂「去中心化」概念在銷售通路的早期實踐。 相對於銷售端,製造端的去中心化則是「3D列印」。3D列印技術的應用,在2010年代之後廣泛出現在汽車零件、航太模具與建築模型等。雖然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要走,但是它象徵生產製造、乃至於更上游的研發創新,不再是大型工廠及昂貴模具才辦得到,製造研發能力也從「中央集權」走到開放創新,去中心化為產品創新...



展會花絮

第十屆CAPAS開幕 聚合優質資源 挖掘西南區域汽車產業特色</h2>

第十屆CAPAS開幕 聚合優質資源 挖掘西南區域汽車產業特色

2024/05/16

成都,2024年5月14日。作為享負盛名的西南地區汽車行業服務平台,成都國際汽車零配件及售後服務展覽會(CAPAS)於2024年5月16至18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迎來第十屆盛事。本屆CAPAS展示面積達50,000 平方米,690家海內外參展企業同台亮相,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與售後服務領域最新成果及趨勢。今年展會新增“產教融合”功能,助力完善汽車行業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合作,為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展會已吸引了超過32個國家及地區的海外觀眾以及27個省份與直轄市的國內觀眾進行觀展預登記,並有46個觀眾團組織參觀。CAPAS 2024期待與業內人士攜手共進,全力推動西南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於光先生表示:“近年來,以川渝為核心的西南汽車業迎來了強大的發展勢頭,並着力打造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整車製造及配套核心零部件的...


經濟部長王美花政府會繼續挺汽配、車電、智慧移動產業發展。黃淑惠/攝影

汽配、車電、智慧移動展開幕 揭開移動新時代

2024/04/23

2024年「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AMPA)」、「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於1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開展,吸引內外1,000家業者參展,展出規模達2,700個攤位,展現未來移動豐沛的能量與技術。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隨著AI及低軌衛星等科技應用到移動產業,未來的移動載具不僅載著人類點對點移動,而是一個智能的無人駕駛空間;本次展覽可以看到AI、減碳永續、安全出行、跨域鏈結趨勢,以及新創為產業帶來的創新動力。外貿協會將持續與業者一同把握趨勢、創造360移動新時代。 今年三展以「360Mobility為軸,集結汽機車及電動車、自駕技術業者,從整車到連網,呈現未來移動解決方案,解密未來人類出行將不限地面,更橫跨天空及外太空。 展覽期間除了有東陽、...


2024年「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3展共同展出汽機車及智慧移動生態系,是業者尋找相關解決方案、建立合作關係的首選平台。大會/提供

TAIPEI AMPA登場 360°Mobility熱炒商機

2024/04/23

2024年「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今(17)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來自19國逾千家參展企業、超過2,700個攤位展出,吸引超過100國逾千位國際業者預登參觀,商機可期。 TAIPEI AMPA 2024,3展以「360°Mobility」呈現汽機車及智慧移動生態系,涵蓋車輛零配件、車用電子產品、新能源、車輛安全、電動車及自駕技術解決方案,打造最完整的展示及交流平台。 隨著淨零碳排的永續浪潮,傳統車輛產業也加速進入典範轉移的創新趨勢。面對供應鏈重組、車輛電動化及智慧化的發展,TAIPEI AMPA配合國際趨勢,以「RE:DUCE減碳永續、RE:THINK創新思維、RE:SECURE安全出行、RE:CONNECT生態鏈...